抗清名臣霍式耜


霍式耜在素来被誉为锦绣江南鱼米之乡的常熟古城宾汤门(俗称大东门)外,如今名叫鸭潭头的地方,曾经有一座东皋草堂,是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私家园林。担任过广东布政司参议的霍式耜字汝说,音yue)辞官回乡以后,挑选了大,东门外叫作“花园上”(本地乡音读作lang)之处营造了这座园林。

东皋草堂经过翟氏几代人的增拓经营,成为常熟一个非常有名的去处,本地流传过一句一;民谚叫做“徐家戏子翟家园”,人称“虞山二绝”,而远近闻名。的确,又名翟园的东皋草堂,不仅曲槛朱栏,跨溪卧桥,枕山引水,映带天然,极擅园林之胜,而且明末清初好多著名文入如董其昌、宋珏(jue)、文震孟、吴伟业等都为之题咏,招引过不少慕名而来的四方宾朋。后来,翟式耜在异乡怀念家园时曾有《东皋写景》、《东皋纪胜》等一系列律诗、绝诗,一一描绘了翟园内的四时胜景30多处,深情地回忆起自已早年在放乡读书的这个好地方。

翟式耜,字起田,号伯略,别号稼轩,明神宗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出生在山明水秀的文化古城常熟。祖父翟景淳,本来是藕渠乡下的私塾老师。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翟景淳参加北京会试,考得了第一名,被称为“会元”,才迁家到了城里(后来,翟家所住的那条街道长期被称为“会元坊”,即现在书院街北端和中巷交口附近),翟式耜的父亲翟汝说考中进士以后先后到北京当过管理皇宫建筑工程部门、到湖北负责全省科举考试的官员,父、祖两代都为人耿直,忠于职守,不畏权贵,敢说敢为。他们对翟式耜的身教言教,对于这个儿孙的健康成长具心有重要的作用。


槐林满录翟式耜自小在家乡认真从师读书,通过一系列的各级考试,在他27岁(1616年)那年在北京考中了进士。两年以后,就被派到江西省吉安府永丰县当县令;30岁时又兼任吉水县令。在任时,翟式耜秉公执法、处事公平、清正廉洁,受到百姓的爱戴。

天启元年(1621年)朝廷调动翟式耜到湖北江陵任职,但是,深得永丰民心的翟式耜被热情挽留,一直做到他父亲去世的时候才离开那儿。

崇祯无年(1628年),翟式耜39岁,在北当户科给事中之职,在任时议论朝政,主持正义,置个人进退得失于度外。因为仗义执言,得罪显要,翟式耜多次受到降职、罢官的处分,甚至被诬下狱,受尽冤苦。但是,他一贯以国家安危为重,人民疾苦为念,只恨时光流逝,年华渐增,“忧时只益心头热,报国其如鬓脚疏”,常常感到焦虑不安。

当时,明朝政权巳经摇摇欲坠,几代昏庸的皇帝已经把大好江山弄得山穷水尽,而末代的崇侦帝朱由检又是个刚愎自用,多疑寡恩之人,无法挽回败局。朝廷贪官污吏相互勾结,胡作非。为边关官兵为保卫疆土在浴血奋战,朝廷上下却正荒淫无耻,自己寻欢作乐,还要残害忠良;广大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造反,起义军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崛起于东北的满州贵族,虎视耽耽,伺机而动。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义军攻进了北京城,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今北京景山公园)上吊自杀。不久,东北的满清军队乘机入关,很快地掌握了大局。


在清朝称帝于北京,建元“顺治”的同时,明朝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年号叫“弘光”的政权进行对抗。历史上叫做“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年底翟式耜被任命为山西巡抚,到这个省份担任最高行政长官。他在离开南京之前,向弘光帝提出了治理广西的七项主张,为安定人心、力挽危局献计献策。

翟式耜正在去广西赴任的途中,南京却已被南下的清兵攻陷。

流亡的南明政权极其脆弱,几番折腾、更换,到顺治三年(1646年),南明政权曾经称王的唐王(年号“隆武”,“绍武”),监国的鲁王兵变被杀。翟式耜就奉桂王朱由榔称帝,政元“永历”,以广西为基地继续抵扰清兵的进攻。

翟式耜起初担任永历朝的吏部侍郎兼东阁璃大学士,挟着又晋升为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在势如破竹的清朝大兵压境之际,昏庸的永历帝不听翟式粕诚恳劝阻而狼狈逃窜,尽是让瞿式耜再兼兵部尚书,留守桂林,负责抗清、翟式耜临危受命,沉著应战。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惰况下,他亲自指挥督阵,在留守的桂林城向人侵的敌军展开丁殊死的保卫战。
翟式耜竭尽全力凑集抵抗力量,调拨粮草把自已的俸银也垫上以搞赏士兵,在非常困难危急的形势下,他调整各路抗清部队的关系,团忘结一切抗清力量奋力拼搏,竟然取得了保卫桂林战斗的三次胜利。

可是,明朝的大势巳去,改朝换代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了。

南下的清兵声势浩大,他们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国,把各地的抵抗力量一一扫平,最后,强兵压境,集中优势力量来对付处在西南一隅的“永历”小朝廷,而这个“南明”的最后政权却非常腐败,廷臣互相猜忌倾轧,军队彼此磨擦火并,有的还竟然叛变投敌。

水历三年(1649年)三月急势急转直下,原来抗敌斗争中比较得力可靠的一支力量被清兵打垮了,督师何腾蛟也被俘死难,永历朝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而极度震惊。朱由榔已经束手无策,只得由翟式耜兼任督师,接替何腾蚊直接指挥各路兵马,在最后关头支撑危局。

远在常熟的翟式耜的长孙昌文,先赶到桂林,跟祖父一起投入抗清战斗。接着,二儿玄铣也从常熟出发。他们都是走过千山万水、历尽艰,难险阻,冒死赶路,要到广西跟父祖一起的。兵荒马乱,交通阻塞,旅途的辛苦和危险是可想而知的。霍玄铣在路上走了七个多月,后来还是被杀害了。翟式耜被围困在桂林孤城,只想到留守的重任在身,决心与城共存亡。侍从武官劝他突围而出,既可以避免危难,再图恢复,又可以会见已经奔波几干里来看望自己的儿子。但是,翟式耜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霍式耜墓公元1650年,也就是清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的十一月初五日,孤城桂林,守军全部溃散,到处一片混乱,城里的人四出逃亡,儿乎走空。曾经是翟式耜竭力推荐而就任兵部右侍郎总督各路军队的张同敞,这位忠君爱国,身先士卒而又对翟式耜极为敬佩的将领,兵败单身赶到桂林,泅水过江而进入留守衙内,拜见翟式耜,决心跟他所崇拜的老师一起为国殉难.

张同敞一见翟式耜就说:“情况这样紧急,您准备怎么办呢?”,“留守大臣,有责任留守好这个地方。”翟式耜回答说,“现在眼看这里巳经守不住了,我能到哪里去!你没有留守的责任,何不赶快离开这里?”

张同敞毅然严肃地回答老师:“要死就让我们死在一起吧。古人以只许自已做好事,而不让别人同做好事为耻辱。老师难道不让我和您,以身殉国吗?”一边说,一边便取酒和翟式耜对饮,在烛光下师生俩正襟危坐,谈笑自若。

窗外的天空是漆黑的,夜雨不停地洒在这座空荡荡的孤城内外。整个留分衙内静悄悄的,翟式耜和张同敞通宵达旦地饮酒赋诗,尽情倾吐,他们看见敌人营地的烽烟四起,火光通天。入侵者的喧闹声正在渐渐逼近。翟式耜和张同敞却若无其事,依然端坐对饮,直到东万发白。

清兵冲进了空城,迳向留守衙门而来,他们发现中间大堂上居然还有两位穿戴着朝衣、朝帽,端端正正地对坐着、谈笑如常的明朝大员,真感到不可思议。

翟式耜和张同敞被清兵押送到清军将领甸“定南王”孔有德那里。孔有德千方百计想劝他们俩投降清朝。可是,翟式耜、张同敞不管怎样软硬兼施都不动摇,反而把孔有德驳得体无完肤,狼狈不堪。

他们被囚禁在桂林风洞山的监狱里。翟式耜和相邻囚室里的张同敞赋诗明志,互相唱和以坚持民族气节共勉,翟式耜有名的诗篇《浩气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永历四年闰十一月十七日(公元1651年1月8日)在漫天风雪中,盟式耜和张同敞被杀害在仙鹤岩的山石上。临刑前,翟式耜从容自若,视死如归。他向狱卒要过纸笔,写下了一首诗:

从容待死与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张。
三百年来恩泽久,头丝犹带满天香。


翟式耜爱国爱民、坚持抵抗以至不惜以身殉职的糟神,历来受到人们的尊敬。多少年来大家纪念他、表彰他。他的遗著被整理出版,事迹被编成戏剧演出,坟墓、祠堂等有关遗迹被人拜渴凭吊。

广西桂林原有“双忠伺”,后来建为纪念堂常熟虞山高处有省级文物古迹之一的翟式耜墓地。他的生平事迹正史为之立传。以前清代中行过《翟忠宣公集》,1981年又整理出版了《翟式耜纂年谱》,翟氏后人果行先生编著了《佃式耙年谱》和通俗读本《翟式耜》。1990年9月6日,常熟各界人士桌会(先后并有一系列活动)纪念霍式耜诞生四百周年,会后还编印了纪念文集。
 

 


评论

发表回复